偏鄉關懷共好力
講座.論壇.工作坊
邀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作犬訓練中心羅書姍老師舉辦「與毛孩一起解憂」工作坊。由講師設計一系列的動物輔助活動,參與者藉由與超萌又專業的工作犬互動、簡單指令訓練、撫摸與陪伴等體驗,感受療癒氛圍,達到放鬆與紓壓的效果。讓大家在溫暖的交流中獲得身心支持,也為教學與學習注入新能量。
邀請本場次邀請玉之果企業社社長林慧瑜女士辦理「在偏鄉創造食農教育特色與校園實踐」講座,分享透過地方農產品品牌經營與產業創新,結合教育推動地方發展的實務經驗,並介紹學生參與產品開發、行銷企劃與食農教育的合作模式。
邀請屏東仁愛國小資優班鄭鈺清老師舉辦「國小資賦優異專題課程與在地的對話」講座,分享資優教育實踐與在地連結的重要性、剖析資優學生的學習需求,強調課程應具挑戰性與創造力,並結合地方文化與社區資源設計教學,參與者也提出跨學科研究、社區服務等課程構想,期望將資優教育與地方發展結合。
邀請國立中山大學張宇慧助理教授辦理「雙語教育的教學模式」講座,講解雙語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介紹沉浸式教學、CLIL等類型及實務策略,強調語言與學科能力並重。講座提升師資生對雙語教學的理解與興趣,為未來教學實踐提供重要參考。
邀請張至慶教授辦理「對話式教學」講座,講解對話式教學的理論與應用,解析核心概念及學科實踐策略,並讓參與者實際體驗對話式教學,提升學生表達與思辨能力,加深對課堂問答與思維引導的理解。
邀請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高義展教授辦理「教師的專業倫理」講座,透過討論與案例分析,探討師生互動、教學公平性與教育責任等議題,並介紹《教師法》基本概念與實習生應注意事項,增進對教育倫理的理解。
邀請洪家芭樂生態農場負責人洪文詠先生辦理食農教育系列講座「偏鄉產業創新與教育合作」,分享偏鄉農業轉型與創新行銷經驗,介紹如何結合實作課程與品牌經營,提升學生學習機會。激發學生對創業與課程設計的興趣,為學校推動在地產業合作及發展特色課程提供參考。
邀請吳月美社工師舉辦「教師壓力與身心靈療癒工作坊-體想跟你妳說的話:身心靈平衡療癒力」,透過各種實務演練,帶領師資生探索內心,學習傾聽身體的聲音,並理解如何在繁忙生活中找回身心靈的平衡。
邀請天主教會新竹教區附設私立藍天家園朱中正主任辦理「教師壓力與身心靈療癒工作坊-非自願案主與青少年輔導的工作理路與策略」,透過生理、心理學、哲學、認知行為與輔導技巧等多面向的探討,了解進行青少年輔導工作時如何掌握輔導學生以及應對學生的技巧。
與日本広島県立世羅高等学校於屏東縣立大同高級中學舉辦臺日交流活動「SDGs Talk」,一起探索永續發展目標!透過創意思考法、發散式思考紀錄、收斂、整理及分類關鍵字,深入討論環保、社會責任及經濟發展等議題,攜手同行改善社會現況。
辦理「資深教育人員經驗傳承與跨世代交流」工作坊,邀請林月盛校長、陳鵬飛主任、吳斯萍主任、鍾春梅老師和鄭鈺清老師5位資深教師進行個別分享,並與參與學生輪流小組討論交流,促進跨世代及跨領域間的學習與傳承。
本校團隊與屏南校長至屏東車城國小辦理「教改三十-師培USR【在地實踐篇】」論壇,許多校長特別針對公費生的陪伴與培育機制的議題進行分享,此議題同時也引發許多的對話與回應。
邀請法國里昂第二大學François-David Camps教授、Tamara Guénoun副教授及國立中山大學宋呈澔助理教授「教育議題專題」的課程和師資生及在職老師分享臺法兩國的青少年憂鬱、情緒壓力與身心靈調適等議題。
與本校視覺藝術學系合作辦理「藝術擾動教育:屏東在地藝術創作展」,同時邀請各方教育美學學者及藝術家分享生活美學與教育議題的看法,並由視藝系學生辦理「撕貼畫下的創意」工作坊,帶領小學學童一同動手創作。
邀請多位專家教育學者專家辦理「教改三十-師培USR【理論回應篇】」論壇,探討臺灣教育現況、師資職前教育需求及教育改革的未來方向,為臺灣教育的未來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與可能性。
邀請國立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宋呈澔助理教授、美和科技大學凃均翰講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陳柏霖教授共同辦理「偏鄉、教師壓力與身心靈自我調適工作坊」。
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辦理「教改三十-師培USR【需求回應篇】」論壇。
陪伴公費教師
參訪.觀摩
線上社群陪伴
